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08篇
  免费   652篇
  国内免费   469篇
电工技术   211篇
综合类   891篇
化学工业   566篇
金属工艺   270篇
机械仪表   241篇
建筑科学   865篇
矿业工程   156篇
能源动力   116篇
轻工业   370篇
水利工程   684篇
石油天然气   219篇
武器工业   38篇
无线电   240篇
一般工业技术   465篇
冶金工业   648篇
原子能技术   33篇
自动化技术   1116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179篇
  2021年   232篇
  2020年   206篇
  2019年   207篇
  2018年   168篇
  2017年   204篇
  2016年   221篇
  2015年   216篇
  2014年   361篇
  2013年   375篇
  2012年   399篇
  2011年   460篇
  2010年   342篇
  2009年   373篇
  2008年   376篇
  2007年   463篇
  2006年   384篇
  2005年   338篇
  2004年   287篇
  2003年   230篇
  2002年   201篇
  2001年   164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3篇
  1966年   3篇
  1964年   3篇
  1961年   4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冻结砂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及非线性莫尔强度准则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于-6℃的冻结砂土进行一系列的试验,结果表明,当围压小于3.0MPa时,其应力–应变关系具有明显的应变软化现象;当围压大于3.0MPa时,其应力–应变关系则具有明显的应变硬化现象。针对广义的双曲线模型并不能很好地描述-6℃冻结砂土在围压大于3.0MPa时的应力–应变关系,邓肯–张模型也不能理想地反映围压小于3.0MPa时-6℃冻结砂土的应变软化特性,提出既能描述应变软化现象又能描述应变硬化现象的改进的邓肯–张模型。研究表明,其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良好。由于压融现象的存在,当围压大于一定值后,冻结砂土的剪切强度随围压的增大而减小。如果用莫尔–库仑准则来描述冻结砂土的剪切强度,会产生较大的误差。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非线性莫尔强度准则。研究结果表明,其精度较高,比莫尔–库仑强度准则能更好地描述冻结砂土的剪切强度。  相似文献   
62.
The challenge for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tools, such as 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 is to provide a holistic picture of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a given system, while being relevant both at a global scale, i.e., for global impact categories such as climate change, and at a smaller scale, i.e., for regional impact categories such as aquatic eutrophication. To this end, the environmental mechanisms between emission and impact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For eutrophication in particular, which is one of the main impacts of farming systems, the fate factor of eutrophying pollutants in catchments, and particularly of nitrate, reflects one of these important and complex environmental mechanisms. We define this fate factor as: the ratio of the amount of nitrate at the outlet of the catchment over the nitrate emitted from the catchment's soils. In LCA, this fate factor is most often assumed equal to 1, while the observed fate factor is generally less than 1. A generic approach for estimating the range of variation of nitrate fate factors in a region of intensive agriculture was proposed. This approach wa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different catchment scenarios combining different catchment types and different effective rainfalls. The evolution over time of the nitrate fate factor as well as the steady state fate factor for each catchment scenario was obtained using the INCA simulation model. In line with the general LCA model,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steady state fate factors for nitrate were investigated for the eutrophication impact result in the framework of an LCA of pig production. A sensitivity analysis to the fraction of nitrate lost as N(2)O was presented for the climate change impact category. This study highlighte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observed fate factor at a given time, which aggregates both storage and transformation processes and a "steady state fate factor", specific to the system considered. The range of steady state fate factors obtained for the study region was wide, from 0.44 to 0.86, depending primarily on the catchment type and secondarily on the effective rainfall. The sensitivity of the LCA of pig production to the fate factors was significant concerning eutrophication, but potentially much larger concerning climate change. The potential for producing improved eutrophication results by using spatially differentiated fate factors was demonstrated. Additionally, the urgent need for quantitative studies on the N(2)O/N(2) ratio in riparian zones denitrification was highlighted.  相似文献   
63.
钢筋与混凝土粘结本构关系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4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钢筋与混凝土粘结性能的分析研究中,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本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为了正确揭示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本构关系,本文首先从理论上推导了钢筋应力σs、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应力τ以及钢筋与混凝土的相对滑移s的解析表达式,并根据拔出试验数据,给出了随不同位置变化的钢筋与混凝土粘结应力和相对滑移关系,推导了反应这种变化规律的位置函数。本文还通过不同锈蚀量的光面钢筋和变形钢筋的拔出试验,得到了两种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随着不同钢筋锈蚀量的变化规律,根据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给出了两种钢筋锈蚀后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计算公式。最后,本文给出了随时间和位置变化的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本构关系,可较全面地反映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  相似文献   
64.
土压平衡盾构掘进的数学物理模型及各参数间关系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为保证开挖面稳定及控制地面沉降,土压平衡盾构掘进时必须合理匹配各施工参数。基于模型试验结果,推导土压平衡盾构的3个基本方程式,进而得到土压平衡盾构2个总平衡方程式,建立土压平衡盾构掘进的数理模型。在此基础上推导总推力、土仓压力、螺旋机转速、掘进速度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利用盾构施工的现场数据验证关系式的正确性。利用现场掘进数据统计刀盘扭矩、刀盘转速、土仓压力间的经验关系式。这些关系对土压平衡盾构设计时的参数选择和匹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应用于土压平衡盾构施工时的参数控制。土压平衡盾构掘进的连续性方程为土压平衡盾构掘进时的地面沉降控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65.
考虑结构性影响的原状黄土等效线性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不同含水率的西安原状黄土及相同干密度的扰动饱和黄土进行动三轴试验,用同一动应变下原状黄土的割线模量Edy与扰动饱和黄土的割线模量Edrs之比值定义了动三轴应力条件下结构性参数mεd,它可以综合反映土的排列和胶结特征所表现出的综合结构势(结构性强弱),探讨了动荷作用过程中不同固结围压及含水率下结构性参数变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①结构性参数可以反映含水率、固结围压对动三轴应力条件下原状黄土结构性的影响,具有很好的合理性、灵敏性、稳定性。用此结构性参数随含水率、固结围压的增大而减小的特性可以合理地解释原状黄土的动应力应变特性;②结构性参数的变化量mεd0?mεd与动应变εd关系可以用双曲线来拟合(mεd0为初始结构性参数),由此所得到的结构性参数表达式可以反映固结围压、湿度、密度、动应力和动应变对结构性的影响;③在扰动饱和土的等效线性模型中引入结构性参数所得到的原状黄土等效线性模型能够考虑增湿、加荷对原状黄土结构性的影响,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之间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66.
原状黄土具有显著的结构性,在增湿及循环剪切作用下均可导致其结构破坏。通过不同固结围压条件下大尺寸原状黄土圆筒试样的动扭剪试验,测试分析了原状黄土从小应变到大应变的动应力应变关系,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的变化规律,以及逐级增大循环扭剪作用下黄土的剪切强度。得到了10-5~10-2剪切应变范围内黄土动剪切模量随固结围压和含水率的变化规律,分析了黄土最大动剪切模量随黄土构度的变化规律。建立了黄土最大动剪切模量与构度和固结围压的关系式。揭示不同固结围压条件下不同含水率黄土的阻尼比随动剪应变对数值的变化分布在一个带内;循环扭转作用下圆筒黄土样存在两组破坏面。  相似文献   
67.
邢晓东 《山西建筑》2003,29(16):82-83
对设备专业设计人员与业主工程代表、建筑专业、设备制造厂家之间的关系作了分析,指出建筑设备专业设计人员在工作中不仅应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平,还应善于协调和处理与各协作单位的关系。  相似文献   
68.
选取Coyle和Reese(1975)提出的桩身荷载传递函数的双曲线模型,用于表征加芯搅拌桩的荷载传递特性。并在合理假定的基础上,推导了加芯搅拌桩荷载与沉降关系的迭代模型,并通过迭代计算得到桩顶的荷载—沉降的曲线以及在各级荷载作用下,桩身轴力和桩侧摩阻力的分布规律。将计算结果与工程实例的实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证明该理论可靠、方法简单,且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69.
研究宏观等效泊松比和弹性模量。首先通过解析方法,推导空心板作为双向肋板的泊松比的计算公式。其次根据应力分布特点,提出圆孔空心板横管向弯曲、轴压弹性模量的有效截面计算方法,确定竖向倾角0α=22.5°的孔半径所在水平线为有效截面的边界线,并给出计算公式。此外研究还发现,双向肋板中存在横肋引起刚度增大的“横肋效应”现象,给出该现象的量化表达式。所提方法和公式均通过理论、数值验证,是现浇空心板结构计算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0.
为筛选水冬瓜叶抗炎镇痛活性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建立不同采收期10批次水冬瓜叶药材指纹图谱,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并基于皮尔逊相关分析法探讨不同采收期水冬瓜叶药材抗炎镇痛的谱效关系。结果显示,不同采收期水冬瓜叶药材HPLC指纹图谱中有17个共有峰,10批次药材的相似度为0.875~0.973。聚类分析将不同采收期水冬瓜叶药材分为3类。主成分分析共得到3个主成分。经皮尔逊相关分析,峰17、峰14、峰12、峰15、峰13、峰5、峰16和峰4可能为水冬瓜叶药材镇痛作用的物质基础,峰6、峰8(异槲皮苷)、峰11、峰7(金丝桃苷)、峰5、峰3、峰4、峰13、峰9和峰1可能为水冬瓜叶药材抗炎作用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